看电视也是可以让语文知识大涨的,先来分享3部和课内挂钩紧密的

老母亲们常吐槽“语文是玄学”,要提分实在是不容易,真不知道在哪一块努力,才最能出效果。

所以,除了跟紧课内,课外也要尽可能的多看书,多看纪录片,争取优质输入的长期积累。

其实,有一些很不错的电视节目,文史知识也相当丰富,很适合中小学生在闲时看。我个人认为,它们和课内知识的挂钩,算是比较紧密的。

先来分享这3部吧。

第一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。

近些年来,传统文化节目数量多、品质高,而在这里面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应该又算是关注度比较高的。

1、知识丰富,功夫在“诗”外。

大伙儿之所以对这个节目的文化“含金量”特别认可,就在于它不仅仅是考核著名诗句本身,而是功夫在“诗”外。

它通过对诗句的解读,还要顺势延展到很多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,比如:历史、文学、文化、哲学、地理、农业、音乐、科技等,再加上诸多博士生导师的精彩讲解,让观众们既能轻松拓宽文化常识,又能水到渠成的提升理解、鉴赏的高度。

而其中,很多文学、文化、历史、地理常识,就是中小学生在古诗文考核中,出题最为集中的地方。

2、形式多样,花式考核。

我带着娃从头开始刷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才刷了两季就打定主意:一定要利用假期时间,慢慢全部刷一遍。

因为我发现,这里面的题型太丰富了,几乎能把经典题型、新考法都给覆盖掉。

出上句对下句、出下句对上句、九宫格识别诗句、选出诗句的易错字、选出诗句中某字的正确读音、看图找线索说出正确的诗句、各种关于历史人物、历史典故、各种关于古代\现代地名、各种关于诗人、诗派等文学常识……

没事刷几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这不就是对各大题型的集中式扫描吗?

如果恰好你家娃刚好积累了一点诗词储备,或是刚好在做某个阶段的诗词专训,我想,那真是应该事半功倍吧。

3、数量丰沛,反复夯实。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从2016年开播到今年正在热播的,足足有九十集的容量了,足够娃没事刷刷,刷个两、三年的。那些超级名句、典故,再不算刻意输入,它也得有点时间积累的存货吧。

第二,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。
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是央视打造的一部文化节目,它聚焦于我国优秀文化典籍,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,用“文化节目+戏剧+影视化”的方式,讲述典籍的成书、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。

它从2021年起首播,目前已播完两季,第三季的书目也已敲定。

让我们来看看这档节目都讲了哪些经典书目吧:

第一季:

《尚书》、《开工天物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孙子兵法》、《楚辞》、《徐霞客游记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传习录》。

第二季:

《永乐大典》、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诗经》、《越绝书》、《齐民要术》、《水经注》、《茶经》、《说文解字》、《文心雕龙》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

第三季:

《孟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农政全书》、《灵宪》、《营造法式》、《论衡》、《海国图志》、《颜氏家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华阳国志》。
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所选的典籍,涉及领域很广,有史学、文学、哲学、地理学、文字学、医学、农学、茶学、地方史志等等。

孩子们有时间可以多看,多积累些经典书籍的常识。

实在没有时间的,可以先把语文最常考的文学类典籍,先挑出来看,反正每集都是独立成章的,没有播出顺序的影响。

比如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

比如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《论语》

比如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

比如必背古文《三峡》的出处,地理巨著《水经注》

比如讲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《文心雕龙》

比如第一部分析字形、说解字义、辨识声读的字书《说文解字》

还有历史书上要提要学的《开工天物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徐霞客游记》、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农政全书》、《论衡》、《海国图志》等等。

这些都是和孩子中学课内文史挂钩极为密切的书目,与其捧着厚厚的文常教辅,不知所云的来回硬背,不如多看几集电视,有专业的演员把书的来龙去脉、历史故事、经典篇章,演绎得又精彩又生动,还记得更牢,岂不是更好吗?

第三,《宗师列传-唐宋八大家》。

这个文化节目则是以古代文学散文领域,最具代表性的“唐宋八大家”为对象,以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和曾巩这八位文化宗师的人生故事为线索,来呈现一代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,直击传承千载的“唐宋名篇”诞生的历史瞬间。

唐宋八大家,单是古文,就有多少篇是中学要学、要考的?随便来列一下:

《马说》、《师说》、《小石潭记》、《种树郭橐驼传》、《卖油翁》、《醉翁亭记》、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、《六国论》、《记承天寺夜游》、《赤壁赋》、《游褒禅山记》、《答司马谏议书》等。

还有唐宋八大家写的诗、写的词、创造的成语,单是韩愈一个人,就创造了332个成语!

你说有关于唐宋八大家的知识点多不多?这八大家在古诗文版块的分量重不重?

可惜,之前真的很少有能系统介绍唐宋八大家的影视资料,只有个别知名度比较高的有纪录片,比如苏轼、欧阳修等。

而讲韩愈、柳宗元的就很少,王安石的则从政治改革角度讲得多,更别说低调的曾巩了,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影视介绍。

而这档节目一出,一下子就弥补了这个主题空白,八位文章大家的生平、文学成就、重要作品、重要观点及精彩的时代共鸣,就全齐了。

比如在王安石这一集中,

引用《游褒禅山记》里的名言,体现一种他百折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;

介绍《伤仲永》,讲的是如何从一个长远角度来培养孩子。

叙述王安石的生平经历,会凸显他很长时间不做京官,一直扎根基层的实干精神;尤其是重点突出了他面对国家的积弊,以‘三不足’精神坚决推行改革的气魄。

引用这些脍炙人口,又与时代精神契合的故事和诗文放在当下,都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,“自然也会是当下的人们去理解古人的一个切入点”。

穿越古今,与时代契合,这也是这个节目看起来特别放松,特别引人入胜,引起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现在,整个唐宋八大家系列都全部播出完毕了,文史知识点相当丰富,孩子们可千万别错过了这个好资料。

好了,配合课内文史的学习,就先分享这3个又好看又长知识的央视节目了: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+《典籍里的中国》+《宗师列传-唐宋八大家》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